圖集 
 
  
宣稱“科研表明”、“專家披露”,大肆推銷藥品器械,朋友圈里不少刷屏的“科普”網文,其實是真廣告。披著科學外衣,干的是弄虛作假、牟取私利的勾當,“偽科普”讓患者傷不起。對這類違法廣告,有關部門不能含糊,應加大處罰力度,深挖背后的廣告主、經營者和發布者,讓其付出應有代價。
【糾錯】
責任編輯: 
劉瓊 
相關新聞
- 
科普:人們上假新聞的當可能是因為懶得思考
“造謠一張嘴,辟謠跑斷腿”的情形隨處可見。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會上假新聞的當?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,這可能與個人立場無關,純粹是因為人們懶得思考。2018-07-19 11:55:07
- 
父母朋友圈里瘋轉的“科學網文”是如何炮制的?——起底“偽科普”虛假醫療廣告
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,往往能看到轉發的大量所謂“科學研究表明”文章。開頭都“科普范兒”,充斥高深晦澀的專業名詞、“重量級”專家解讀、“權威”數據援引。然而不久就畫風突變,大肆推銷某種藥品或者醫療器械。2018-07-18 17:33:27
新聞評論
 
 
加載更多
- 
大數據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		
2018-03-02 08:58:39
- 
高質量發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		
2018-03-02 08:58:39
- 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		
2018-03-01 14:40:53
- 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		
2018-03-01 14:40:53
- 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		
2018-03-01 09:01:20
熱帖
熱詞
 
  

 
		
 
		
 
		
 
		
 
  
 
  
 
  
 
  
 ?
 
 
 
 
 
 
?